字典

𩭦字的意思

𩭦
𩭦
拼音chuí 注音ㄔㄨㄟˊ
部首髟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8画
五笔DETF仓颉SHHJM郑码CHEB结构上下统一码29B66笔顺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ノ一丨一丨一丨一一
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𩭦字UNICODE编码U+29B66,10进制: 170854,UTF-32: 00029B66,UTF-8: F0 A9 AD A6。

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𩭦

𩭦【亥集上】【髟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集韻》傳追切,音椎。與鬌同。髮隋也。《玉篇》垂髻也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鬌【卷九】【髟部】

髮隋也。从髟,隋省。直追切

说文解字注

(鬌)髮墮也。鉉本墮作隋。廣韵云。髮落是也。內則曰。三月之末。擇日翦髮爲鬌。男角女羈。鬌本髮落之名。因以爲存髮不翦者之名。故鄭注云。鬌、所遺髮也。方言、廣雅有毻字。江賦注所引字書有?字。皆謂落毛。與鬌義相近。从髟。隋省聲。鍇本隋作𡐦、皆通。此舉形聲包會意也。內則音義曰丁果反。徐大果反。是古音在十七部。匡謬正俗引呂氏字林、玉篇、切韵並直垂反。則轉入十六部矣。大徐引唐韵直追切。在脂韵。非也。宋廣韵直垂切。則同陸法言切韵。

©2023 qubig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