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迹
词语解释
笔迹[ bǐ jì ]
⒈ 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;字迹。
英a person’s handwriting;
⒉ 手迹。
英hand;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笔跡”。亦作“笔蹟”。
⒉ 指书画作品。亦指书画的真迹。
引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萧子云 每叹曰:‘吾著《齐书》,勒成一典,文章弘义,自谓可观,唯以笔迹得名,亦异事也。’”
唐 杜甫 《韦录事宅观画马图》诗:“贵戚权门得笔跡,始觉屏障生光辉。”
《新唐书·柳公权传》:“朕尝於佛庙见卿笔蹟,思之久矣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后梁太祖开平二年》:“中为正寝,东西厢列石床,床上石函中为铁匣,悉藏前代图书, 钟 王 笔迹,纸墨如新, 韜 悉取之,遂传入人间。”
⒊ 指书画技法。
引北魏 宋灵乌 《元湛墓志》:“性篤学,尤好文藻,善笔迹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四九引 唐 张怀瓘 《书断》:“魏卫覬 字 伯儒,河东 安定 人,官至侍中,尤工古文,笔跡精絶。”
清 徐士銮 《宋艳·丛杂》:“上作著色春山,虽气骨寻常,而笔蹟秀润,清远可喜。”
李玲修 《笼鹰志》:“王习三 的肖像画,更是维妙维肖,他作画的笔迹苍劲有力。”
⒋ 字迹。指所写文字在形体上表现的特点。见“笔迹”。
引《文选·陆机<谢平原内史表>》:“片言隻字,不关其间,事踪笔跡,皆可推校。”
李善 注:“蔡邕 书曰:‘唯是笔跡,可以当面。’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杨文公鹤诞》:“用事如老书生,而笔蹟则童稚也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这个凭据是谁的笔蹟,下面注着名号,你也不认得吗?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十:“他看见一张纸条,上面有些很潦草的字-- 孟石 的笔迹,他认得。”
国语辞典
笔迹[ bǐ jī ]
⒈ 字迹。
引《三国演义·第三六回》:「程昱赚得徐母笔迹,乃倣其字体,诈修家书一封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七》:「那笔迹从来认得,且词中意思有在,真是拙妻所作无疑。」
近字迹
⒉ 书画的真迹。
引唐·杜甫〈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〉诗:「贵戚权门得笔迹,始觉屏障生光辉。」
近音词、同音词
- bǐ jì笔记
 - bì jì避忌
 - bǐ jí比及
 - bì jī哔叽
 - bī jí逼急
 - bī jí逼疾
 - bì jī币赍
 - bì jí币籍
 - bì jí毕集
 - bì jì壁记
 - bì jī嬖姬
 - bì jī襞积
 - bì jì襞绩
 - bì jì襞襀
 - bǐ jì鄙计
 - bì jì闭迹
 - bǐ jì比迹
 - bǐ jí比集
 - bǐ jí比辑
 - bǐ jì比际
 - bǐ jǐ彼己
 - bǐ jì彼记
 - bǐ jī笔机
 - bǐ jì笔偈
 - bì jī閟机
 - bì jí陛级
 - bì jǐ陛戟
 - bì jī碧鸡
 - bì jì碧芰
 - bì jī篦箕
 - bì jì避迹
 - bì jī避稽
 - bì jì避寂
 - bì jí躄疾
 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qí jì奇迹
 - bǐ zhě笔者
 - hén jì痕迹
 - bǐ jì笔记
 - jì xiàng迹象
 - shì jì事迹
 - guǐ jì轨迹
 - suí bǐ随笔
 - bǐ míng笔名
 - bǐ shì笔试
 - zú jì足迹
 - xuè jì血迹
 - qiān bǐ铅笔
 - yí jì遗迹
 - bǐ xià笔下
 - wén bǐ文笔
 - bǐ zhí笔直
 - gāng bǐ钢笔
 - zì jì字迹
 - gǔ jì古迹
 - dà bǐ大笔
 - bǐ huà笔画
 - là bǐ蜡笔
 - huà bǐ画笔
 - bǐ mò笔墨
 - qīn bǐ亲笔
 - shén jì神迹
 - bǐ lù笔录
 - làng jì浪迹
 - yòng bǐ用笔
 - bǐ huà笔划
 - máo bǐ毛笔
 - fěn bǐ粉笔
 - jué jì绝迹
 - rén jì人迹
 - dòng bǐ动笔
 - bǐ chù笔触
 - bǐ tǐng笔挺
 - hùn jì混迹
 - shǒu bǐ手笔
 - fú bǐ伏笔
 - bài bǐ败笔
 - zhǐ bǐ纸笔
 - tí bǐ提笔
 - zhí bǐ执笔
 - bǐ fǎ笔法
 - xià bǐ下笔
 - fā jì发迹
 - bǐ tǒng笔筒
 - yìng bǐ硬笔
 - mò jì墨迹
 - zhēn jì真迹
 - bǐ yì笔译
 - yìn jì印迹
 - shǒu jì手迹
 - bǐ jiān笔尖
 - xīn jì心迹
 - miào bǐ妙笔
 - liè jì劣迹
 - xíng jì行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