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动词 成语

吟风弄月的意思

yínfēngnòngyuè

吟风弄月

趣笔阁 qubige.com

词语解释

吟风弄月[ yín fēng nòng yuè ]

⒈  用风花雪月作题材写作以抒发超然、闲适的心情。现也指作品内容空虚,逃避现实,用为贬义。

《诗》可以兴,某自再见茂叔后,吟风弄月以归,有“吾与点也”之意。——宋·程颢程颐《遗书》

sing of the moon and the wind; sentimental verse;

⒉  也说“吟风咏月

趣笔阁 qubige.com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以风花雪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作诗词。今多贬称作品只谈风月而逃避现实。

唐 范传正 《李翰林白墓志铭》:“吟风咏月,席地幕天,但贵其适所以适,不知夫所以然而然。”
宋 朱熹 《抄二南寄平父因题此诗》:“析句分章功自少,吟风弄月兴何长。”
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诗歌二》:“盖其平生深于经术,得其理趣,而流连光景,吟风弄月,非其好也。”
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十:“烘云託月画家诀,吟风弄月诗家情。”
吴玉章 《辛亥革命》十二:“此外,即使是诗词小品,也大都是沉痛的忧时爱国之声,而绝少无聊的吟风弄月之作。”

⒉  谓吟玩风月。形容心情闲适洒脱。

宋 朱熹 《伊洛渊源录·濂溪先生》:“明道 先生言,自再见 周茂叔 后,吟风弄月以归,有‘吾与 点 也’之意。”

趣笔阁 qubige.com

国语辞典

吟风弄月[ yín fēng nòng yuè ]

⒈  诗人吟咏的内容多涉及风花雪月的情景,故称诗人吟咏为「吟风弄月」。元·张养浩〈普天乐·看了些荣枯〉曲:「游山玩水,吟风弄月,其乐无涯。」后亦用以讥讽诗人吟咏不切实际,作品内容浮滥空虚。也作「吟风咏月」。

《宋史·卷四二七·道学传一·周敦颐传》:「自再见周茂叔后,吟风弄月以归,有『吾与点也』之意。」

⒉  形容诗人的闲情逸致。也作「吟风咏月」。

⒊  有鄙薄之意。后世少数人行为偏差,加以「风月」二字又从美景,转而含有男女欢爱之意,遂使此语充满鄙薄之意。


©2023 qubige.com